各教学单位:
为平稳有序、科学合理的做好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排课工作,现通知如下:
一、总体安排
(一)排课总体时间
11月20日至12月20日
(二)排课顺序
通识教育必修课——学科平台课——专业必修课——专业选修课(通识教育选修课贯穿排课全过程)
课程类型 |
排课主体 |
系统开放时间 |
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科平台课 |
公共教学部 |
11月20日-12月8日 |
学科平台课 |
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|
12月9日-12月10日 |
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|
康复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|
12月11日-12月20日 |
通识教育选修课 |
各学院(部) |
随本学院(部)其他课程开放时间开放 |
(三)进度安排
系统开放时间为对应日期的0:00-24:00,到期系统自动锁定,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安排。
二、排课流程及要求
(一)初始化任务
根据学院(部)排课需求,按照适合的方式初始化排课任务。
(二)确定课容量
实行小班化教学,课容量原则上不超过30人,如有特殊原因,可在合理范围内调整班额。
(三)指定教师
非必要不允许接力课程,如因课程特点导致必须上接力课的,同一教学班同一门课程,原则上不超过4位老师授课。
如一门课程有多人上课,请务必将所有上课教师录入系统,否则会影响教学督导和后续工作量核算等。
(四)指定教学周次
根据校历安排,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自2025年3月3日起至2025年7月20日结束,共20周。第18周全部课程结束,第19、20周为考试周(详见附件)。
编辑教学安排时,所有假期不空,上课周次为1至18周。原则上课程需均匀分布在整个学期或半个学期,理论课原则上安排在1-18周内。8周及以下的课程(通识选修课除外),原则上要排在上半学期或下半学期,同其他课程拼教学周次。
(五)安排时间、地点
1.节次安排原则
(1)学校实行全天排课制度,每天共10节课。除实验课及特殊情况,一般不安排在周六日上课。每周四下午为方便学校集体活动,原则上不排课。
(2)公共教学部排课时,需至少留出3个完整半天,保证学院安排专业实验课。
(3)为提高学习效果,一天之内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不超过2课时(实验课、实践课除外)。
(4)除实验、实践类课程,其他理论课不允许3节及以上连排。
(5)上午一般安排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,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。体育:建议同一时间不同老师开平行班,每周最多占用2个课时模块,此时间段不安排任何其他课程。
2.时间间隔原则
(1)为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连贯性,理论课与其配套的实验课上课时间不宜间隔过长。
(2)一周两次课的理论课至少间隔一天。
(3)大于64学时(不包含)的课程一周可排三次课,同一个教学班不允许三天连续上该课,如周一/二/三。
三、其他要求
(一)课表编排完毕后,教务部进行审核,如有不合理处将作调整。课表以教务系统中发布的为准,课表一旦发布,不再改动。
(二)排课期间,教务部安排人员驻场11-209教室,相关老师可前往集中办公或咨询。
(三)请各学院(部)以学生为中心,认真细致做好排课工作,全面考虑,周密安排。如有问题可及时与开课单位或教务部沟通协商,教务部联系人:魏婷,电话:0532-57787162。
教务部
2024年11月19日